10月25日下午2点至4点,我校市级经济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发起的全国政治经济学集体备课会,通过腾讯会议(会议号:216112591)在线开展第二次集体备课会。参加这次备课会的高校有澳门新葡8455线路检测中心、宁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西华大学、兰州财经大学、西京学院等九所高校30位政治经济学任课教师,围绕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一章“商品”展开。此次备课会由天津商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组织,教研室主任王俊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李颖副教授发言致辞。她首先对我校市级经济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李政军教授在组织全国政治经济学集体备课联盟中付出的努力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接着,李书记介绍了天津商业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建设情况,着重强调集体备课以及AI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她指出,政治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关键地位,是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和素养的基石。此次借助联盟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正是期望各高校能够共享教学经验,携手提升教学质量,让联盟成为推动课程建设的加油站,助力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随后,由张原锟老师围绕政治经济学《商品》章节展开说课,详细阐述授课思路与教学困惑。张老师着重对使用价值概念双重含义进行厘清,从《资本论》原文出发,通过对比不同语境下使用价值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使用价值指有用物和有用性两重含义。此外,还对商品拜物教怎么使教材内容与《资本论》原文逻辑更加贴合,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如何完整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进一步厘清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两者关系的理论逻辑等内容提出思考与困惑。此次说课,张老师以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分析,展现其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深入钻研,并期望通过交流获得专家解答,优化教学内容。

接着进入议课阶段,李政军教授首先指出,商品这一章是马克思《资本论》的难点,也是我们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交换价值”这一概念,即从使用价值出发,经过交换价值,深入到抽象劳动,最终揭示出背后隐藏的社会关系。另外,李教授指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其中,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呈反比关系,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动机所在。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立教授从教学理念和方法层面提出建议。她认为,教师应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切入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商品研究的起点,并注重科学抽象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商品章节的理论精髓。针对本科生教学,韩教授特别指出,应简化过于复杂的细节,将教学重点聚焦在逻辑自洽与基本原理的讲解上,避免因过度理论化而使学生产生理解困难。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张庆教授针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问题提出创新思路。他提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数据进行间接计量,为教学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参考。同时,张教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平衡学术深度与学生接受度,既要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后,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西京学院商学院张秉涛副教授认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其“可比较”的特性上,而非追求精确计量,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直观、更实用的理解。

在同行评课环节,北方民族大学姜羽副教授鉴于当下教材版本多样、概念差异易致学生混淆的情况,力荐以权威严谨的马工程教材为教学依据,助力学生构建清晰知识框架;同时,姜老师主张采用实例教学法,以小麦种植案例剖析商品属性,将抽象理论具象化,增强学习趣味性与实效性;姜老师还提出在拜物教教学中引用“君子使物”,通过古今对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消费观,融入课程思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专家评课环节备受关注,特邀专家李海伟教授凭借深厚学术造诣与丰富教学经验,提出诸多前瞻且实操的建议。李教授强调理论讲授要结合现实案例,注重循序渐进,关注劳动价值论新进展、引入学术争议激发思维。在课程建设上,李教授推荐新教师用“逐字稿”备课法融合原著精读与通俗讲解,鼓励用AI与数字化工具赋能教学、探索跨学科融合(尤其数字经济方向)。李教授还提出政治经济学的思政属性要在专业群建设中统筹发展,为教学改进指明方向。

最后,王俊副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简洁而全面的总结。他指出,本次备课会成果丰硕,各位参会教师积极分享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操性的解决方案。无论是理论讲授与现实案例的结合,还是AI与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都为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